-
19.7的夏天,3396万人涌向曲靖,把364亿元塞进当地人的口袋。
这不是偶然。
气候、森林、瀑布、古乐,被一条“避暑旅居”产业链串成闭环:游客住民居,居民赚房租,拿数据,资本再投项目。
三个月,曲靖把“凉”卖成了硬通货。
但凉感会过期。
当全国更多城市打出“20”招牌,曲靖靠什么继续吸金?
答案藏在旅居模式里:它把一次性门票变成长期租金,把景区流量变成社区流量。
只要房东肯升级软装、肯补贴宽带、企业肯培训管家,游客就会从“住一晚”变成“住一夏”,甚至“住四季”。
问题是,房东会不会坐地起价?
企业会不会垄断房源?
生态会不会被过度打卡?
曲靖的下一步,不是再建多少景区,而是守住价格、服务、环境三条底线。
如果让你选,你会去曲靖租一间房过夏天,还是宁愿在家吹空调?留言说说看。举报